正确的做法是从小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不批评和嘲笑孩子幼稚或错误的想法和做法,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又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只有在父母的鼓励下,勇敢的去尝试,去失败,去成功,才会增强他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有效促进他们的动作和认知的发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经验来对自己组织和改造的。让孩子多动手动脑,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逐步培养乐观自信的性格。孩子最初的时候,都是以直观的方式开始认识事物的。手脑并用的探索能帮助他们锻炼控制和充实大脑,为其日后认识世界积累智慧储备。
我们还把看到自己亲手绘画、粘贴的汽车作品展示在墙上,孩子们动手的热情更加高涨,不时 地向同伴和家人介绍自己的成果。通过此类活动,大家充分感到,凡是幼儿自己参与设置的环境,就是他们最感兴趣、最乐意参加活动的地方,在这里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得到提高,积极主动性得到发挥,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扎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
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跟大脑灵敏度有着很大的联系,研究表明,手部动作越灵活的孩子,大脑记忆力越强。2岁左右的孩子动手能力培养可以先从简单的折纸游戏开始,2-3步的折纸就行,不要急于求成,再大一点可以尝试着学拿剪刀,学着剪纸条或是剪图案等。当然此时父母要陪在身边,确保孩子的安全。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尝试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去做。犯错误也没关系。因为父母也应该允许考试费用的存在。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尝试未知的难题,通过探索和思考来解决。具体的操作方法建议父母先帮助孩子们填写日常生活事件清单,督促孩子们自己完成清单的所有内容。
比如,给孩子购买一些益智类的玩具,或者给孩子买一些都能拆装的玩具等等。让孩子在不断的锻炼中,增加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和大脑反应能力。另外,也可以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运动,去探索这些也都锻炼孩子大脑与身体的协调力的,有利于孩子动手动脑能力的形成和完善。
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以后再逐步让他自己干。并要注意安全、卫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经常鼓励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