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标的一致性,即促进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需要我们相互协调、紧密配合,《我的成长记录》是增进家园沟通的一本好书,能让我们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每次,老师会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及点滴进步汇报给您,也希望家长能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及进步告诉我们。
围绕“家园共育”主题,开展多种形式互动,促进家园有效共育。 参与管理:调查问卷,向人民评议,家委会。 “家园共育宣传月”:我们起草了《实验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利用家长园地、家园共育宣传版面达成共识。 “家园共育引领月”:我园举办了家长讲座及“幼儿成长册”制作的交流学习。
解决家园合作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进家园合作工作深入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强化合作意识马卡连柯说过“学校应当领导家庭”,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应该占主导地位,教师和幼儿园应该是家园合作的发起者、协调者以及家园合作活动的策划者。
在师德师风、业务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注重日常工作的引导,及时指出张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其及时改进。 听张老师的课,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及时指出张老师上课中的优缺点,对如何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家委会的桥梁作用 要充分发挥各级(幼儿园、班级)家长委员会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幼儿园与家长间的纽带,增强教育合力。家委会应参与幼儿园管理,共同讨论审议工作计划,大型共育活动家委会应参与制定方案,并一起组织实施。
通过这几次活动,我深深地觉得,家园共育活动真的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它既能拉近幼儿园与家长的距离,又能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让家长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对我们的工作真的很有好处。 大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2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开端。
我们力求将教育工作做到细致化。每天除了入园、离园时,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还有《我的成长记录》。《我的成长记录》是由爸爸妈妈和老师共同帮助宝宝记录点滴进步,承载记忆的小本本。因此需要各位家长真实的记录孩子在家中的情况、进行中肯的评价、说一说您对孩子的期许。
教师与家长之间可以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为家园沟通奠定坚实基础。要真诚的与家长交流,真心的为孩子着想。搞好家园沟通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说话要有艺术性,善于揣摩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这样事情就会事半功倍。
家委会的桥梁作用 要充分发挥各级家长委员会(幼儿园、班级)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纽带,增强教育的合力。家长委员会应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共同讨论和审查工作计划。家长委员会应参与制定大型男女同校活动计划,并共同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