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代化的面向儿童发展的教育观

时间:2024-11-16

教育理念的演变:从以成人为中心转变为以儿童为中心,这种转变强调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和发展潜能,反对教育压迫儿童。例如,杜威和蒙台梭利等教育家都坚持这一观点,强调教育应当在不违背儿童自然本性的前提下进行。教育目标的转变:现代儿童教育更注重培育创造力、主动性和独立性,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不均衡性 (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综上所述,现代的儿童教育观强调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权利,倡导尊重儿童的独特性和个性发展,注重儿童的全面协调发展,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利,提升儿童的自我实现潜能,鼓励儿童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虐待。

现代儿童观是用儿童发展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儿童的发展过程。举几个例子:1把一个孩子看做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他会主动构建自己的世界。儿童的发展涉及个体和情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不是把先天基因和后天教养加以分离的做法,而是以系统整合取代将儿童发展进行两分法的做法。

从儿童观的角度来看,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论述现代化的儿童观:(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一切基本权利具有独特的人格。

现代化的儿童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人权的主体。他们拥有生存权、尊严以及各项基本人权。这意味着儿童不是物品或动物,而是有自己独立思想和感受的个体。在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尊严,促进他们主动实现自我价值。 儿童的全面发展。

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灵活运用。5: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提倡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及表现、创造。发展社区学前教育,正规化和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并举,是我国城乡学前教育迅速扩大发展的途径。6:重视家庭教育,改善家庭的育儿观念,向家长传播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学前教育机构应与家庭密切合作。

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儿童是稚嫩的个体:儿童作为人,拥有与成人相等的人格尊严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之间的差异性体现了人类发展的轨迹以及学习和发展的可能性。儿童的幼稚和不成熟正是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儿童都是独立存在的,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