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大学拥有考古博士点,这是其历史文化学院的一个重要学术成果。历史文化学院成立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现设有多个本科专业,并拥有多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术体系。学院在1956年设立了文物陈列室,1978年成立了宋史研究室,同时获得了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授予权。
2、学院设有考古学、中国史和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相关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河南大学在历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上,主要由历史文化学院和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负责,其中历史文化学院同时招收中国史和世界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3、河南高校博士点排名按数量依次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大学。
1、本文介绍的是关于青铜器纹饰的作者及其译者的信息。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主要作者——杨晓能(xiaoneng Yang)。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拥有美国华盛顿大学美术史和考古学博士学位。
2、本书《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是由美国作者杨晓能撰写,经过唐际根和孙亚冰两位译者的精彩翻译,于2008年10月由三联书店出版。这本重量级著作,页数达到了499页,售价为700元,采用平装形式,隶属于“开放的艺术史丛书”,ISBN号为9787108028662。
3、第一章: 深入回顾图形文字研究史,梳理其在青铜器纹饰中的演变轨迹。第二章: 回顾青铜器纹饰研究的历程,探讨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第三章: 探索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史前渊源,揭示它们的潜在联系。附录: 详列柳湾墓地陶符出土详情,具体呈现古代文字的实物证据。
4、杨晓能对青铜器的分类与释读,揭示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复杂性,追溯其史前渊源,证明了中国青铜文化的本土性、多元性、包容性和独特性。本书较英文版更丰富、更吸引人,成为深入研究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资源。
5、杨晓能先生则勇敢地面对这个具有挑战性的世纪性考古课题,他跨学科研究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美术史,基于大量资料,对青铜纹饰的含义和功能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揭示了一种介于文字与装饰图案之间的“图像铭文”。
张志浩历史老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张志浩来自太原,考古文物学博士,曾在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仍然参与考古一线的研究工作,他擅长将历史与考古、文物结合,从考古学、器物学方面讲授中学历史,把影视、文学作品与历史教学相结合。
张志浩,这位备受瞩目的历史教师,毕业于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天津师范大学。他出生于太原,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是一位考古文物学的博士。在学术生涯早期,他在考古研究所从事过一线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腾讯课堂。张志浩网课在腾讯课堂可以更看,打开腾讯课堂,搜索可张志浩即可观看,张志浩历史老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张志浩来自太原,考古文物学博士,曾在考古研究所工作,参与考古一线的研究工作。
参考书目推荐《国史大纲》(繁体竖排版实体书)、《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作为复习资料。《国史大纲》难度较大,可选择《中国古代简史》作为替代,视个人时间而定。历史大事基本相同,通过教材理清中国史基本脉络即可,考试内容不直接源于教材。学费与学制学制为3年,学费7200元/生/年。
参考书:1 《中国古代史纲》,张传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中国近代史》李侃,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年。3《中国现代史》,陈廷湘,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同等学力考生以及跨专业考生都必须参加笔试加试。参考书:甘朝有:《旅游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刘振礼:《中国旅游地理》,南开大学出版社。“中国儒学史”参考书目:庞朴:《中国儒学》,中国大百科版;金景芳:《孔子新传》,湖南出版社出版。
四川大学哲学考研参考书:哲学史综合:《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郭齐勇著,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学史》张志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小逻辑》黑格尔,贺麟译,商务印书馆;《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罗伯特.所罗门著,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家线2月15左右才出来呢。可以参考以前的国家线,上下浮动不出10分吧。百度一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