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改革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五大变化,涵盖科目设置、分值调整、考试形式、录取政策及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新增科目与删减科目
增加地理(50分)、生物(50分)及生物实验操作(4分);取消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小四门)。
分值结构优化
理科类(数学、物理)分值提升,数学满分100分,物理100分(含实验操作12分)。
语文学科满分120分,英语满分120分(含听说25分)。
体育与健康分值提高至60分(含专项运动技能10分)。
开卷考试
道德与法治科目改为开卷考试,考生可查阅资料,强调知识应用与思维能力。
实验操作纳入总分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分值由10分增至15分,深圳计划2026年单独计分至20分。
体育测试改革
增加10分专项运动技能测试(如足球、篮球),200米游泳可作为互替项目。
指标到校与分配生制度
山东实行100%指标到校,河北、山西等地同步调整,促进教育公平。
等级评价科目
历史、化学、生物、地理以ABCD等级呈现,不计入总分。
多维度评价
除学术成绩外,纳入社会实践、艺术素养、科技创新等表现,北京、浙江等地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平台。
过程性评价
体育与健康增加14分过程性评价(如体质测试、体育课表现)。
物理科目调整 :新增实验操作,取消部分传统题型,注重深度学习能力。
总分结构 :多地采用“6+4”模式(如深圳610分、北京510分),总分普遍在600-630分之间。
2025年中考改革以“减负增效”为核心,通过科目优化、分值调整及评价体系升级,强调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细则,如北京减少科目至4门,深圳从2026年起将实验操作单独计分。这一系列变革体现了教育从“分数导向”向“能力本位”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