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专业考研是指攻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国际政治二级学科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它主要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及其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与国际关系学有所不同,后者更侧重于国家间的交往和实际操作。
国际政治专业的考研科目通常包括:
思想政治理论 (全国统考)
英语 (全国统考,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
专业课一 (政治学概论、政治学基础、国际关系综合等)
专业课二 (根据学校自主命题,可能包括国际关系综合、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政治学原理、全球治理等)
国际政治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学的理论框架,还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紧密相连。研究范围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宗教与国际关系、文化文明与国际政治等领域。
就业方向主要包括:
国家公务员 :在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工作,负责行政与外事协商以及政策研究。
高校教师 :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工作,负责国际政治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
记者、编辑 :在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机构工作,负责创意策划、理论编辑和新闻采编。
研究人员 :在科研机构工作,负责相关理论研究和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分析。
总的来说,国际政治专业考研是一个涉及广泛学科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领域,适合对国际事务、国际关系和政治学理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报考。
以下是国际政治考研的经验:
政治:政治是投入时间最少、突击效果最好、后期最费精力的科目,而且政治的一个公认特点是“选择题的分数决定总分数”,政治今年得了75分,主要就因为选择题部分答得还算不错。政治着手时间比较晚,在暑假的时候才开始看的。这段时间只是做选择题,用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和蒋中挺的800题,每天投入不超过1.5小时。从11月到12月,主要用的是杨杰的“风中劲草”系列,背红皮的《核心考点》,做历年真题和大题,每天投入1.5小时—2小时。进入12月以后,每天在政治上花的时间会越来越多,狂背各种考点,狂背预测卷押题卷的大题答案,突击形势政策,整套整套地做模拟题,用的资料主要是肖秀荣、蒋中挺、徐涛这些人的。其中,肖的《终极预测4套卷》质量很高,几乎每年都会押中大题,是一定要背的。注意,政治的选择题是贯穿于整个备考过程的,要一直练习和总结,特别是多选题;至于大题,个人不建议做太多练习,关键要靠背,考试时把自己能想到的相关的东西全写上去,多多益善。
英语:英语是着手最早的科目之一,在大三上学期主要解决词汇问题,大三下学期开始做题。在备考期间报了一个文都的辅导班,英语基本是按照文都何凯文老师的进度来的。觉得,英语备考要紧紧围绕着历年真题来进行。从三下到暑假结束,一直在做历年真题的阅读,每天早上背一些写作的语料和真题阅读文章。从11月开始,写作部分的投入不断加大,背得要越来越多,进行一些写作练习。12月以后,做一些整套的模拟题,在模拟时注意一下各题型的时间分配,总结一些应试的技巧。英语的整个备考过程都要立足于真题,从1997年到2016年的真题,一共做了三遍,个别年份的做了四五遍,而且每天都要朗读背诵,每天至少要做一篇真题阅读,不能间断。英语要靠慢功,不会有政治那样的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要每天练习,持之以恒,保持做题的感觉和熟练度。
专业课:毫无疑问,考研初试要想得高分,专业课必须要得高分,而且作为未来的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也特别看重,所以专业课是考研备考的重中之重。南开大学国关。国关理论的参考教材主要有: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杰克逊《国际关系学理论与方法》、明斯特《国际关系精要》、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国关史的参考教材有: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袁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补充参考教材:倪世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典导读》、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主要是在读各种参考教材,之后去南开听了几次课(我本科就读在普通的二本学校),和南开周政院的国政班老师(比如韩召颖老师、王翠文老师)、日研院老师、还有在读的研究生学长学姐进行了一些交流,对南开考研的更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确定了具体的考研目标。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就开始玩命搞专业课了,把主要教材又翻了两遍,整理了一些笔记,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专业课的资料。在7月到9月的时候开始自己动手整理真题答案,个人觉得动手整理答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尽管手头有前辈们整理的很不错的资料,但还要自己动手动脑再做一遍,觉着这对于提高专业能力很重要。开始背的时间有点晚了,建议大家8月或9月就开始背。11月的时候开始整理时事热点问题,是把时事分成名词解释和论述两种类型来整理,主要依靠的材料有新闻、报刊、论文等。对于时事,在2月就开始做记录,平时都积累在一个本子上,到11月份的时候再统一整理,感觉效果不错,大家可以借鉴。到12月的时候,可以尝试着默写一些名词解释,或者自己给自己出一些模拟题,练一下手感。特别强调一下,论文这一部分大家一定要足够重视,南开老师的论文、国内学术权威的论文都要看,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要尽力去记。南开大学国际关系理论的出题老师是刘丰老师,国际关系史的出题老师是吴志成老师,所以这两位老师的论文必须要认真读。
复试:对于2018考研党而言,现在更关心的是初试,所以复试在这里不作为重点,简单谈一下个人体会。
以上就是国际政治考研的经验分享。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同时,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