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全国统考科目。
“1” :考生需在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
“2” :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四门科目中任选两门作为再选科目。
合并本科批次,29个已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将全面取消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区分,统一为“本科批”。
志愿单位变化,主要有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以及以“1个专业(类)+1个学校”为一个志愿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两种方式。
志愿填报数量增加,如河南省普通本科批、普通高职(专科)批设置了48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山西省普通本科批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设置均为45个。
填报要求改变,考生须按照高校招生专业对应的选考科目要求填报,包括首选科目要求和再选科目要求。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特长,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和专长,促进个性化发展,并优化录取流程,使得招生更加公平公正。
2025年中央最新高考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试时间延长:2025年高考考试时间由原来的2天变为3天,从6月7日至9日进行。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新高考模式下文理小科不能再合卷考的需求。
选科模式变化:采用“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物理和历史为首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为再选科目。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限制,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权,依据兴趣和优势选择科目。
赋分制变化:再选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原始成绩转换为等级分数后计入高考文化成绩。赋分制的目的是平衡不同科目间难易度的差异,主科(语文、数学、英语)采用原始分计入总分,拉开总分差距。
志愿填报模式变化:志愿填报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模式,普通本科批次最低48个志愿,普通本科提前批则有64个志愿。这种模式显著降低了录取过程中滑档的风险,增加了考生选择的机会。
其他省份的高考改革情况:新高考模式将普及到全国29个省份,家长和考生需要特别关注主科成绩,因为在新高考赋分制下,主科成绩在总分中起到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