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朋友来说,大家之所以不愿意听老师讲课,大都是因为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比如有的同学想要在大学里考取教师资格证,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甚至是想要考研考公,而备考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需要我们付出连续的大段时间。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
因为,刚上课时老师讲的话往往是对上节课的总结,或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将下课时老师讲的话,往往是对本节课的总结,或提出课后复习和新课预习的要求。注意了这些话,听课就有了针对性,复习有了目的,预习也有了目标。
这些同学决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 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要求中学生做事有主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轻易受群体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
1宁肯与好人一起咽糟糠,不愿与坏人一起吃筵席。 1习惯是智者的祸患、蠢货的偶像。 1不要相信你的感情,因为,它此刻是这样,转瞬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 1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1一个人如果没有机会为自己的主张而斗争的话,主张就没有必要存在。
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教科书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在学业上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