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送留学生目的

时间:2025-01-13

曾国藩送留学生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清朝末期,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曾国藩认识到,要想改变当时中国的困境,必须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可以让他们直接接触西方的科技与文化,并将所学知识带回中国,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清朝为了这批留美幼童花费巨大,平均每人每年大约是六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原本清朝送留学生出去是为了洋务,如果留学生不务正业,必然浪费很多资源,因此清朝也会定期让监督考核,不合格的留学生会被提前遣送,及时止损。

有的论者专门论述了曾国藩的自强御侮思想的形成、内容、渊源及其定位,深化了人们对曾国藩自强御侮思想的认识,进一步肯定了曾国藩的爱国精神。有的论者对曾国藩的“师夷智以造船制炮”一语中的师夷智提出了新的看法,在此之前,人们认为曾国藩的师夷智仅仅是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没有看出这“智”与“技”的差别。

曾国藩支持的第一批清末留美幼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留学生,为了让他们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在1872年到1875年,洪榕的倡议和曾国藩、李鸿章以及其他洋务大臣的支持下,清朝政府派了四组一共120名儿童去到美国学习。

在洋务运动时期我们国家曾有一次轰轰烈烈送留学生留学的一个过程,这个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以曾国藩、容闳先进的仁人志士倡议的,我们国家第一次赴美留学活动。

留美幼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孩童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

创办新式学堂。例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以及1863年上海广方言馆等,这些学堂聘请外国教习,教授外语和其他现代知识。 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理由是,从他发起这场运动的目的看,主要是为了“富国强兵”,使清政府具有抵御列强侵略的能力。曾国藩说过:“使西洋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从这场运动的实绩看,虽然并不辉煌,但毕竟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成第一个军械所、机器制造局,建立了第一个翻译馆,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

清朝时期中国留学生。应该是日本的称呼,把当时中国叫清国。这个也没错。因为当时国号就是叫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