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大学生越上学越回去?

时间:2024-11-25

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各种社会压力,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学校里被灌输着强者为尊的思想,学生时代学习成绩好就会受到欢迎,考试成绩衡量着优劣。

农村大学生就是如此,他们见识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但是他们只能围观,融不进去,为了能够赚更多钱,他们就会接受996内卷,在职场上拼命干活,拼命加班,而且他们也见识到了起点的重要性,有些人的起点就是很多人一生奋斗的终点,所以他们会很焦虑,会想尽办法来“鸡娃”,担心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

因为如果大学生都留在城市了,那么城市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农村没有人愿意回去,农村只会越来越落后,那就有一些热爱自己家乡的大学生,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好。还有的是空了,农村有很多资源没有人开发,他们觉得这将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所以他们选择留在了农村。

上大学是一条改变命运的出路,只不过相较于别的出路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其实上大学更多的是给农村学生带来一种新的可能性,如果不能正常上大学,那么绝大多数学生会在初中结束后随大流去打工或者学一门手艺之类的。这无关学习好坏,反正大家吃穿都一样,家长也不太可能有鸡娃的想法。

没前途如果不是比较好的大学毕业,或者是有一技之长,在外面打工,一般都只能够选择一些简单的比较底层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工厂或者是一些服务行业,很多人觉得一直这样做下去,没有什么升值空间,也学不到自己一技之长,时间久了越来越迷茫。

主要还是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所接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很多农村大学生的见识不够广。所以农村大学生想要在大都市圈当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要经历更多的艰辛,所谓的走出农门,不是摆脱农民的身份,而是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果你有幸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如果能留在大城市发展几年,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直接回到老家是没什么出路。个人认为农村大学生的出路,应该是利用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创业,不要限制自己的地域空间,哪里有发展就去哪里,等成功了后再落叶归根是很不错的。首先,刚毕业一定要留城市磨炼。

农村经常被视为“老人村”或“空壳村”,似乎没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到农村致富”的迹象。但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农村致富的途径多种多样。例如,种植、养殖、深加工农副产品、开设工厂、发展乡村旅游、进行房地产开发等,都是可行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