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至8岁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第一反抗期 自我是个体生理与心理特征的总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第一反抗期,这是他们探索自我、独立思考的重要阶段。
主要是情境性品德发展时期;(4)7-112岁(小学阶段)。品德发展协调期;(5)112-115岁(少年期)。这是动荡性品德发展时期;(6)115-118岁(青年初期)。这时品德发展的明显特点是成熟性。他认为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是儿童与青少年个性发展、特别是品德发展变化的关键期。
1 、婴儿前期(0-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婴儿后期(5-3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7-11岁:这个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能正常进行逻辑思考和思维活动。 12-18岁:这个阶段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有了很多变化,包括思想成熟、自我认同、性别角色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青少年处于独立自主性和群体认同两种心理状态的交替之中。
- 4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学习识字的最佳年龄;- 5至6岁是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掌握词汇的关键年龄。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年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由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指的是幼儿在特定时期对某些知识技能的学习或心理特征的形成特别敏感,这一时期过后,学习或形成的难度会显著增加。 关键期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个体学习和发展特定技能的最佳时期。
幼儿期是儿童发展关键期。在正常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下,口语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乳儿期,主要是语音发展阶段;婴儿期,主要是掌握词汇阶段;幼儿期,3~4岁时掌握语音、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有迅速发展,6岁前基本掌握口语。国外有的学者认为,从2岁到青春期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或最适宜期。
儿童心理学关键期的概念如下: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为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学龄期,这个时候的儿童可以与小朋友开始做游戏,以注意为主,并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情绪认知:婴幼儿在0到3岁期间是情绪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婴幼儿逐渐学会了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认知能力对于婴幼儿的人际关系、情感健康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习惯养成:婴幼儿在0到3岁期间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