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立意把一个学生从平面的分,塑造成立体的人,多方面考察,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兴趣广泛的,生活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能够树立基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一台应试机器。
高中学校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材料,统一填写在高考综合改革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程序为:一是写实记录。教师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在成长过程中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二是整理遴选。
综合评价准备的材料跟自主招生不大一样,一般需要准备的材料是:高中阶段各学期的成绩情况(包含高中三年的文化课成绩、学业水平成绩和高三模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证明、高中阶段获奖证书或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这三样东西都是要去教务处盖章的),还有一样就是考生的个人简历和推荐信。
推行关注全面发展与尊重差异的综合素质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全方位、多角度考评学生综合素质。
以山东省为例,在《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中提到,将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综合评价招生,是以综合素质为主,综合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特色要求等五个维度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省控线的入选考生,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综合素质评价可不是为每位学生 “打分”进行比较,而是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和特点,是从“优秀水平”到“个性展示”的转变。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程序非常完善和阳光,先是学生如实记录,继而在班内、校内公示审核,最终形成档案。但是,通常作用于高考。
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突出个性特长与优势潜能。评价结果应通过“优势领域鉴定”展现,采用日常观察和质性评价方法。将其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严格诚信机制,发挥熟人评价作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改革关键,教育部已对此作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