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
保持水土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抵挡风沙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 ~80%。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设立植树节目的就是鼓励大家植树造林,一起来美化环境。我国古代在清明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后来孙中山先生一直提倡植树造林,就有了植树节这个节日。每年的3月12日这一天是我们国家的定为植树节日,也是孙中山逝世的纪念日。
为了确保植树成活,林业和园林绿化专家细化植树要领,提出植树的要诀——“一垫二提三埋四踩”:一垫是在挖好的树坑内再垫一些松土,树木栽种的时候要提一提树干,起到梳理树根的作用,而埋树的土要分三次埋下,每埋一次要踩实土壤,其间至少要踩四次。
关于植树节的小知识40字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 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韩安、凌道扬等倡议设立,最初确定在4月5日清明节。
植树节的意义 植树节不仅是为了提供生活和工作原料,还为了保护环境,通过造林活动改善地球生态。植树节的宗旨 树木是地球的肺腑,保护树林和树木,增加城市绿化,是对地球和人类自身的保护。植树节的作用 植树造林有助于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对抗土地沙漠化,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
植树节的意义50字 植树造林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植树节的意义50字 树是地球的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护树林、保护树木,让都市的生活添一分绿色!保护树木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植树节的由来。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