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溥仪的身份特殊,万一他到了国外,肯定会有别有用心的人来利用他,那么他的安全等都会失去保障。所以,于公于私,载沣都不能让溥仪出国留学。他既不愿再让北洋政府抓住把柄,也不愿溥仪遭遇不测。所以他以家长的身份,最终掐灭了溥仪留学的梦想。
后来的历史研究者认为,摄政王载沣之所以能上位,完全是机缘巧合之下,不见得载沣的能力比他的兄长要强。摄政王载沣开始踏上历史舞台 早年的时候,摄政王载沣曾出国游历。出国游学的经历,开阔了载沣的视野,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基础。游学归来之后,载沣开始加入 *** 改革。
事实上,因为受到庄士敦的影响,溥仪和溥杰对西方世界非常向往。为了出国留学,他们先后从宫中盗运出上千件字画,两百多种挂轴,两百多种宋版书。溥仪还亲自电话联系荷兰公使欧登科,又让溥杰确认了具体细节,由欧登科用汽车到神武门来接。结果临出宫前一个小时,载沣得到消息后,下令紫禁城 *** 。
醇亲王载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是清帝国最后阶段的实际当权者,溥仪在位的三年中清廷重大的决策都是载沣做出来的。载沣和光绪皇帝、同治皇帝是同一辈儿的,他们之间是兄弟关系,他们的爷爷是道光。
载沣不继位原因有:1,慈禧定的制度已经偏向载沣。对比咸丰去世时的情况,咸丰逃命到承德,弟弟恭亲王奕只是全权议和大臣,选了八大臣辅政,两宫太后制衡。而慈禧的安排是隆裕太后分载沣之权,张之洞袁世凯等人辅政。载沣没有必要发动政变称帝。
韫娴生于1914年,生母是载沣的侍女。低贱的地位,注定了她比其他兄弟姐妹得到的父母之爱要少。做为长兄的溥仪,也嫌弃她的出身,很不喜欢她。做傀儡皇帝的溥仪,为了摆脱被日本人操纵的命运,准备把韫娴许给了在伪满洲国任职兴安北分省省长的凌升之子色布精太。凌升是蒙古贵族,且势力强大。
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东山再起,身边的人都劝他,载沣深知日本人是有阴谋的,但溥仪不听。溥仪的妃子婉容还为了此事不惜和他离婚,但是溥仪最后还是没能醒悟过来,被利用了。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也能显示气节。义和团运动后他被任命为“谢罪大使”,前去德国谢罪。到德国后,他骨子很硬,拒绝了向德皇跪拜的无理要求。在其晚年,幽居天津,不仅拒绝了日本人劝降的要求,更是到东北把投靠日本的溥仪痛骂一通,显示了其民族大义。——载沣抱着溥杰,牵着溥仪。
对于世人来说,很少在社交活动中露面的皇帝弟弟溥仁有一种神秘感。随着末代皇帝的弟弟溥任的去世,末代皇帝溥仪的四弟,作为溥仪四兄弟中唯一幸存的历史人物,年,换句话说,为爱新觉罗家谱中明确记载的末代皇族酒鬼王子载沣画上了最后的句号。40岁的小学教师溥任长得像大哥溥仪,但比溥仪小了整整一轮。
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