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选择“自主权”上来看,显然是3+3模式要优于3+1+2模式,学生可选择的空间更大。不过这样却给学校和老师带来一些麻烦,走班上课的形式会增大老师的工作量,学校在管理上也加大的难度。从未来专业选择上来看3+1+2模式虽然有一定制约,但却对学生未来报考有一定优势。
新高考模式“3+3”与“3+1+2”相比,最大的优点之处就是满足学生更多的选择组合项目。高考3+3和3+1+2的不同 新高考模式“3+3”与“3+1+2”相比,最大的优点之处就是满足学生更多的选择组合项目。但是针对于选科组合项目来说,表面上能够使考生有更多的选择。
高考改革后的3+1+2组合模式,在减少考生与家长的困惑上展现出显著优势。与原先的“3+3”模式相比,组合数量从20种减少至12种,大大降低了选择科目时的干扰项,使得考生和家长在面临众多选择时能更加清晰、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困惑。
高考3+1+2相对来说更加优秀。3+1+2的模式分别代表高中阶段的三年、本科阶段的四年和研究生阶段的二年,此模式更加符合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以下是详细解释:高考3+3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高中阶段的三年和大学阶段的三年都在国内完成,不包括海外交流学习。
在新高考的改革中,3+3模式和3+1+2模式是两种主要的分科方式。其中,3+3模式下,考生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个科目中自由选择三门作为考试科目。
“3”是语文、数学、外语3科,每科150分。文综是历史、政治、地理三科合卷,总共300分。理科“3+理综”。“3”是语文、数学、外语3科,每科150分。理综是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合卷,总共300分。新高考模式:满分750分,不分文理科,有两种模式。“3+3”模式。
新高考改革后,夏季高考实行“3+3”模式,前一个“3”是指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每科满分均为150分,其中外语进行2次考试。后一个“3”是指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等级考试,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3+1+2”模式下,高考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与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录取时,依据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按物理、历史分类,分列招生计划、划线、投档。考生志愿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每个志愿细化到某所院校的某一专业或专业类,取消专业调剂志愿。
什么是“3+1+2”模式?“3+1+2”模式为3门必考+1门首选+2门再选。即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加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的2门科目。
中国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别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从方案中可以看出,三年后的2017年,两省市高考均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都是采用“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再加上3门选考科目。此外,高校录取将不分批次,学生报考志愿时可以一档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