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款人(多为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款平台并设定高额利息;(2)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作为担保;(3)当借款人不能如期还款时,贷款人以公开其裸照和与其父母联系的手段逼迫还款。
上门推销产品骗局:骗子伪装成学长学姐,推销电话卡、生活用品等,有时会要求提供个人信息。他们利用新生对社会经验不足、不好意思拒绝的心理进行诈骗。 冒充校方诈骗:骗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以学校名义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要求汇款到指定银行。
最重要的是不要暴露隐私,不要在一些非正规网站用自己的手机、身份证号注册信息。现在的手机安全性能高,是骚扰电话的话会有显示,看到是骚扰电话就毫不犹豫的挂断,不要接听。
学习辅导欺诈:有人冒充学长学姐或优秀学生,以提供高价的学习辅导服务为名,收取费用后提供低质量的辅导或根本不提供服务。手机诈骗: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等方式,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警察或其他机构,以涉及账户异常、欠费等为由,引诱新生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
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往往较大。
这些是老师要注意的点~加强班级群组管理,确认所有群成员真实身份。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不给骗子可乘之机。将防诈、反诈作为学生教育的一部分,构建学生防骗意识。最后,提醒大家在开学之际,提高安全意识,警惕诈骗分子的陷阱,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也要多长一个心眼。
一)防诈骗网络诈骗 现在是网络时代,在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非常迷惑人,使人难以分辨。我所在的学校就不停出现别骗案例,所以面对诈骗一定要小心。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需要防止的是网络贷款和高额校外兼职,这些是最常见的诈骗手段,也是对大学生伤害最大的诈骗,很有可能影响受害者的一生。
电话和短信诈骗是学生群体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之一。诈骗分子可能会发送短信或打电话给你,声称你的银行卡在某商场刷卡消费,或者告知你中奖、有未取的快递邮件,或者电话网络欠费,甚至声称你的家人、孩子或同学朋友遇到危险,需要你立即联系他们。
然后网上有人说能帮你找回被诈骗的钱,你以为你遇见好人了吗?想想咱们买东西,商家让好评返现,顶多2-5元吧,怎么可能刷一单给你几十呢? 各类兼职 这种是大学生容易上当的手段,毕竟学生们普遍都想早日经济自由。什么打字,日薪200+,活动问卷调查,小红书点赞,20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