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必须完全一致吗

时间:2024-11-23

家庭教育的误区之一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不一致。比如说父亲批评孩子严厉些,妈妈看到了心疼就去跟父亲求情;妈妈说孩子无拘无束不像话,父亲又说孩子不能管的太死,要孩子自由发展。当然,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不可能都不谋而合,一点差异都没有。

家长对子女态度要一致,这是教育子女的重要原则之一。以下是一些例子: 课业问题 如果在孩子的课业问题上,父母对待的态度不一致,比如一个父母过于苛求、另一个父母过于放任,这会让孩子产生混乱,不知道应该听从谁的意见,导致他们更加难以集中精力完成学业。

第一,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双方应步调一致,当然这不是娇惯纵容的一致,也不是训斥打骂的一致,而是正确引导和说服教育的一致。

父母教育观念的不一致,都会让父母失去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当家长和孩子独处的时候,你说的任何话,都不能有任何作用,孩子完全听不进去。威信失去了信任也就没有了,又何谈教育。影响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父母之间出现问题,每次都是为了一个教育问题剑拔弩张的。

父母教育意见不一致还会直接影响父母的权威性。孩子本来会自然地认为,大人的话就是正确的,尤其是在自己眼中有威信的人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当父母的教育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甚至彼此否定对方的时候,会破坏父母在孩子眼中的形象,降低了父母的威信,从而影响教育的效果。

方法五: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

父母教育观点不一致,发生争执甚至争吵时,家庭气氛会变得紧张。孩子未必知道父母在吵什么,但他知道父母是因为他而吵。孩子在这种压力下,成长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

在孩子面前指责配偶会对所有的人造成伤害。通常情况下,行为是教导对方育儿方法的最好手段,研究表明,父亲大部分的育儿方法都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孩子看到父母之间有分歧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是一方总是妥协另一方就可以了。

权威性和情感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以自己的权威性和对子生的情感来影响子女。权威性表现在父母对子女提出的要求和指导,有时不一定完全符合子女的意愿。情感性则表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密切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有助于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