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分制,即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中一种计分方式,通过将学生的卷面总分,按照参加考试人数的排名划分为等级。各等级人数比例分别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
赋分计算公式是R/r=(A-T)/(T-a)。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新高考等级赋分制如何计算等级赋分的规则是按照你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按照排名确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
考生的原始分数通过转换公式计算为等级分,以更好地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转换公式为:(该区间高考最高分-原始分)÷(原始分-该区间高考最低分)=(等级赋分区间最高分-x)÷(x-等级赋分区间最低分)。通过这一公式,原始分数被转换为更符合教育评价标准的等级分数,以便于大学录取时的参考。
新高考赋分制的计算方法复杂,公式为:(T2-T)/(T-T1)=(Y2-T)/(T-Y1)。其中,T代表转换分,Y代表原始分,Y1和Y2分别是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T1和T2则是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具体举例来说,假设王洪的卷面分是80分。
新高考赋分制计算方法重点在于排名,考生原始成绩进行高低排序后,依据分数划分等级,并“赋予不同等级分”,显示学生在总体水平中的位置。学生录取档次由位次决定,而非直接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