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3+1+2是什么意思啊?

时间:2025-01-24

新高考3+1+2是指:必考3门科目、选修2选1和选修4选2。所谓的“3+1+2”模式,高考的满分依旧是750分,根据不同兴趣的选择共有度种组合。

新高考3+1+2模式是指考生总成绩由3门全国统考科目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科目构成。具体解释如下:全国统考科目 新高考中的“3”指的是全国统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是必考项,每门科目的分数一般为150分,总计450分。这些科目的考试内容和形式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新高考政策3+1+2是指:三个全国统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所有考生必考;一个首选科目,考生需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科;两个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中选择两科。

“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这两门科目的选择更侧重于考生的兴趣和特长,有助于考生在大学专业选择时更贴近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总结 新高考改革的“3+1+2”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既考虑了全体考生的共性需求,又注重了考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

新高考政策3+1+2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所有考生必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以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中选择两科。“减法”选科。

新高考3+1+2的意思是: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2”是指再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

新高考3+1+2模式是指考生总成绩由3门全国统考科目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科目构成。下面进行详细的解释:具体组成科目。在这种模式下,考生必须选择的三门科目是语文、数学和外语。这是全国统一高考的核心科目,简称“3”。除此之外,考生还需要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首选科目,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