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山东大学作为985高校,其材料科学虽然实力较强(B+),但材料学院的学硕招生近3年持续减少,2022年仅录取10余人。复试分数虽逐年下降,但因招生人数有限,报考时需谨慎,可考虑其他学院。南开大学是另一所985高校,材料学科被评为B。
2、在专硕扩招的同时,一些高校正在缩减学硕招生专业/人数。此前,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部分专业学硕停招,取而代之的开始向专硕倾斜,从部分高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情况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占比均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专硕或将成为未来考研的报考主流。
3、年考研的缩招并不意味着报考人数的减少,很多教育机构预测2023年考研人数将达到500万人,要知道2022年的报考人数有400多万人,将近100万人数量的增加,让考生在院校选择上更加谨慎一些。压分、有地域歧视的院校,很多考生就不会选择了,反而会去报考一些一本,甚至是二本院校,这样能够增加上岸概率。
4、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拟招338人,相比2021年拟招生467人,减少129人。其中电子科技大学其中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缩招108人。上海外国语大学:2022年拟招生1474人,相比2021年拟招生1480人,减少6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2年拟招2210人,相比2021年拟招生2230人,减少20人。
5、最明显的是浙江传媒学院,较22年而言,竟然缩招95人!像是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专硕,缩幅都在20-30人之间。如果需要更多学校招生缩招扩招信息的话,下面是我的建议。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简称研招网。专业权威网站,是教育部唯一指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及调剂网站。
6、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200人,相比去年缩招200人。其中材料与化工专业去年招61人,今年缩招至12人。药学专硕、会计等专业都有不同程度缩招。北京林业大学 23考研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00余名,与去年拟招生人数一样,但非全日制研究生缩招了20人。
1、上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研招报告》),为我们揭示了今年考研的新动态和变化。这场年度盛会的帷幕落下之际,报名人数出现了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标志着“考研热”正悄然降温,趋于理性选择。
2、如果一个岗位供应的人才超过了需求,出现了人才剩余,那么即便是硕士生、博士生,其人才价值也会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硕士生的就业认同感下降,本科生读研热情降低、考研人数减少。” 大幅度扩招质量跟不上? 研究生大量扩招,而高校师资却跟不上,这又出现了研究生质量缩水的情况。
3、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如下:根据研招网官方统计,202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74万,相较去年2022年考研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457万人,同比增长 17 万,增长率为 72 %。和去年21%的增长比例相比,增长率将出现大幅下挫,远远低于民间预估,显示考生报考日趋理性。
1、考研就业前景广阔,不仅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亦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考研虽具挑战性与机遇,却需考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并付出辛勤努力。未来,考研热度与多样化趋势将延续,同时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考生需不断学习与进步,以适应日益变化的考研环境与就业市场。
2、考研人数持续增长: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的考研人数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根据统计数据,每年的考研报名人数都在创新高。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
3、以下是大学生考研现状等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1 我国现在的产业发展不平衡,各种人才结构不平衡。我国急需技术型人才和高管理技能型人才,但是大学却无法培养这些人才,导致人才结构不平衡,用人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不用人的岗位人才济济。
4、考研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增幅为21%。从近年数据来看,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51万人,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36万人。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2022年,7年平均增长18%。
5、往年,旷工率在15%到20%之间,但今年,旷工率增加了10%。毫不夸张地说,今年是辍学率最高的一年。有些考生盲目跟风,参加考试,最后坚持不下来,这很正常。不过有的考生真的准备了一年多。考试前两天发烧到40度,全身疼得走不进考场,不得不弃考。这也是真实情况。
1、初试科目调整趋势明显。选考变为全考,部分科目大纲范围扩大,自命题考试向统考靠拢。面对科目变动,放弃考研并非明智之举。与竞争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保持复习,适应调整,坚持下去,机会将大大增加。考研之路充满挑战,但关键在于心态与行动。合理规划复习,积极应对变化,相信每位考生都将收获满意的结果。
2、以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求。安徽建筑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初试科目调整体现了技术进步与教育的紧密结合。南通大学各个学院则陆续发布关于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大纲等信息的调整通知。
3、多所高校调整计算机考研科目,408逐渐成为趋势。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纷纷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初试科目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纳入。这反映了教育部鼓励使用统考科目的政策导向,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公平性,同时便于资料收集和成绩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