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执着于考研而不愿就业,作为家长,我们应首先理解他们的想法。可以引导孩子尝试考研,前提是要积极准备。我女儿曾告诉我,她打算跨专业考研,我询问了她的动机及准备情况。她表示,跨专业是因为兴趣,会全力以赴准备。
不管这些学生选择就业也好,还是继续深造都应该要早做准备,尽量让自己一次就成功。与其去羡慕这些能够一次上岸的人不如好好的努力。在考研这条路上一定会有终点,与其吃备考的苦,不如从一开始就好好做准备,争取拿到保研名额。特别是某些需要高精尖人才的专业领域,更需要就业者用更多的时间来沉淀自己。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考验,如果一年两年不成功的人,他们会选择自己也去尽量的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边的工作一边继续去考研,如果考研成功,那么他们就可以去继续学习。
就业竞争压力太大如今有无数的学生都会把考研当成是第1个选择,这最为主要的原因是目前有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对于一些学历相对普通的学生而言,因为在学历上没有什么竞争的优势,所以就希望能够有效增加自己的优势性,后期就能够成功的求职。
我觉得针对考研的态度,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还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果定位定错的话,那么你就像是一个墙头草一样随风倒,看别人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我认为这样的人是没有灵魂的。
3,还有一些人考研失败以后选理智退出,去选择其他出路。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还有一些执着于考研的人最终选择了理智退出。……这些人一开始也是屡次尝试,但始终无法如愿考中。慢慢的,这些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适合这个选择,于是他们就理智地选择退出,去选择另外的发展道路。
经历过考研的过程,现在正是研一的新生,也像本科的学生一样,会去上课,没事的时候你需要看很多与你专业相关的书。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像本科一样,选择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也有很多组织等着你的加入。对于考研,我至今不后悔。
大学毕业后,这些孩子还是孩子,并不是成熟的个体。或许这个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于是,开始听从父母老师的话,开始考研。毕竟本科学历也已经遍地都是。就当下的就业环境,或许工作和学校学到的东西是不匹配的,但是公司还是会招聘更好学校的学生。
很多同学在考研期间会看到自己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或者成功考取了公务员,内心难免会产生落差感,尤其对于二战的学生而言更加是一场心理素质的考验。毕竟在别人都有着落的时候,自己却还要起早贪黑的学习,而这份执着也不一定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