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发轫于上海黄浦区教育局和教育学院的创新实践。在致力于提升基础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程中,他们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通过实践,他们将这一理念具体化为《中学生心理发展常识》,这本书在1987年问世,旨在引导学生发展兴趣、思维、意志和个性等核心品质。
中国最早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是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和教育学院,在搞基础薄弱学校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验时,他们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并在1987年起由他们主编了《中学生心理发展常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级别为国家级期刊,出刊周期为旬刊,期刊创办于2001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管、开明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自八十年代中期始,我国中小学相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工作计划之中,并启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内研究的恢复与发展:在中国,这个时期主要是学习和介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同时也开展了一些有关教学改革和儿童入学年龄的实验研究。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各理论流派分歧逐渐缩小,认知派理论和行为派理论互相吸取对方合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