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分析各科之间的关联性。在“3+1+2”模式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是必选科目。建议选择关联性较高的科目进行组合,有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此外,考虑自身生涯规划。选择科目时,要结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选择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的科目。
第一物理和历史成绩都不好的,一定要选物理。第二历史的本科线至少会比物理的本科线,将来高考的时候要高40-50分。
需注意两点:一,欲入工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应选择物理;二,计划学习金融、统计、数学等专业亦应选物理,因多数211/985高校要求物理科目的考生。确定物理或历史后,剩余的选科组合可根据各科成绩与个人兴趣来定。采取“减法”策略是多数学生的首选,操作简单、实用。
物化生: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违背了新课改全面发展的理念,但是新高考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按照兴趣爱好为准。物生政: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
3+1+2新高考选科需关注专业要求,学业成绩、兴趣爱好及职业倾向都是关键因素。选科需参考成绩排名而非单纯分数,看学科成绩在对比下的优势。其次,兴趣与爱好是选择科目的重要依据,喜欢的科目应当优先考虑。职业倾向则是从个人未来职业规划出发,与大学专业和职业选择紧密相关。
新高考3+1+2怎么选科推荐组合1:物理+化学+政治(993%)这个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最高,高达993%,这也就意味着它不能报考的专业非常少,除了必须选考历史的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法学下的民族学外,其他专业几乎都可以报考。
安徽高考改革“3+1+2”模式指考生在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外,还需要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在选择科目时,考生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
新高考3+1+2选科方法如下:“减法”选科。
在进行高考改革后的选课时,应结合三个关键因素进行决策,以确保选课既符合个人能力,又与兴趣和专业发展相契合。选择课程时,首要考量应是个人能力。具体而言,应根据自身在各个学科上的成绩和表现,识别出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