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实力因素。不管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都是基于考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复习效果,如果考生的个人实力比较强,那么不管是报考重点大学比如双一流大学,还是报考一流专业,都可以考上。因此考生在报考之前有必要对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分析,对自己的个人实力进行权衡,因此要考虑个人实力。
硕士研究生报考需具备专业背景知识。非跨专业考生,应拥有报考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经历;跨专业考生,则需具备一定跨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经历。部分院校与专业对考生背景有额外要求,考生报考前需详查所选院校与专业的具体要求。具体而言,考生需确认自己是否满足所报考专业的基础学习经历。
选择专业时,需深思是否继续本专业学习或跨考其他专业。本科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常选择跨考自己更感兴趣或更具竞争力的专业。选择专业时,兴趣爱好至关重要,单纯因就业情况好而不感兴趣的专业,即便考上,也可能在学习中缺乏动力,难以成就。在专业选择上,正确认识自身实力也是关键。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选择专业是要考虑自己喜欢做什么,也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教育学下面有一个特殊教育专业,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很容易找工作,收入也很高,但这个专业要求整天与有身体或心理残疾的儿童打交道,选不选这个专业就看个人兴趣了。
跨考一个更感兴趣或更有竞争力的专业是明智之举。专业选择应与个人兴趣紧密结合,单纯追求就业前景而不考虑兴趣的专业,可能在日后的学习与职业生涯中缺乏动力与成就感。此外,正确认识自身实力至关重要,选择与自身能力相匹配或能充分发挥特长的专业,可以大幅提高考研成功的概率。
导师对研究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读研是很讲究师承关系的,好的师资对学生从事学术研究非常有帮助。热门院校里的冷门专业具有不错的师资,这是与热门院校尤其是名校自身雄厚的师资配备紧密相关的。考取热门院校的冷门专业,有可能跟随以为很有名望的导师来从事基础性强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