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想要出国留学,载沣为何不肯让其如愿?

时间:2024-12-19

第三,溥仪的身份特殊,万一他到了国外,肯定会有别有用心的人来利用他,那么他的安全等都会失去保障。所以,于公于私,载沣都不能让溥仪出国留学。他既不愿再让北洋政府抓住把柄,也不愿溥仪遭遇不测。所以他以家长的身份,最终掐灭了溥仪留学的梦想。

后来的历史研究者认为,摄政王载沣之所以能上位,完全是机缘巧合之下,不见得载沣的能力比他的兄长要强。摄政王载沣开始踏上历史舞台 早年的时候,摄政王载沣曾出国游历。出国游学的经历,开阔了载沣的视野,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基础。游学归来之后,载沣开始加入 *** 改革。

事实上,因为受到庄士敦的影响,溥仪和溥杰对西方世界非常向往。为了出国留学,他们先后从宫中盗运出上千件字画,两百多种挂轴,两百多种宋版书。溥仪还亲自电话联系荷兰公使欧登科,又让溥杰确认了具体细节,由欧登科用汽车到神武门来接。结果临出宫前一个小时,载沣得到消息后,下令紫禁城 *** 。

醇亲王载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是清帝国最后阶段的实际当权者,溥仪在位的三年中清廷重大的决策都是载沣做出来的。载沣和光绪皇帝、同治皇帝是同一辈儿的,他们之间是兄弟关系,他们的爷爷是道光。

载沣不继位原因有:1,慈禧定的制度已经偏向载沣。对比咸丰去世时的情况,咸丰逃命到承德,弟弟恭亲王奕只是全权议和大臣,选了八大臣辅政,两宫太后制衡。而慈禧的安排是隆裕太后分载沣之权,张之洞袁世凯等人辅政。载沣没有必要发动政变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