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活动成为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寻找自信、寻找精神慰藉的方剂。
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绘画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因此在绘画中学生能够降低防御心理,而让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思考自然地浮现出来。也是一种对愤怒、敌意的释放和发泄,使学生的焦虑得到缓解,心灵得到升华。
儿童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的意义:绘画是儿童心理情感、情绪抒发的一种有效途径。无论高兴、失落、愤怒、还是期望等等,任何时候的心理状态在语言无法准确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儿童都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有意无意的胡乱涂鸦、有序无序的色彩排列都是儿童心理状态的呈现。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绘画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孩子的画,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儿童绘画心理学有着非常神奇的功能,比如可以看出儿童的智力水平,这是一个比较简单易行的智力检测方法,4岁以上儿童画一个全身的人,然后根据这副画来评估该儿童的智力水平。
从儿童绘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绘画是孩子表达情绪、疗愈内心、发展天赋潜能非常有效的方式。 绘画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有很多家长都认为画画只是一项兴趣,如果孩子感兴趣就培养一下,不感兴趣就算了。其实,绘画是人类共有的一种表达,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在用最接近自然的方式(潜意识)来表达。
儿童绘画,首先应注意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掌握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自发性,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儿童 绘画心理 认知 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
心理学证明:儿童早期绘画练习,可以把智商提高30%,学画画不仅仅是在画画,它是在培养孩子的修养、审美、品行、素质。绘画的内容可以分好多种,但是不管有多少种,它都是离我们的生活最近的。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无意间培养了对颜色、形状、空间位置的判断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