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大纲新增了8条核心理念,包括“家庭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十六条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家中的一些事情,父母尽量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比如,房间的布置、家具的选择、布艺的装饰等,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筹划设计方案,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认真斟酌孩子的建议并加以采纳。
应培养孩子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做人的核心是要有爱心,而“百善孝为先”,“立爱自亲始”,就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是占第一位的,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孝敬长辈开始,一个不知道孝敬父母的人,就很难想象他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风范。父母应该从小教育孩子要说真话、做实事、守承诺。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基本礼貌。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不要侵犯别人的权益,不要说伤人的话,不要做伤人的事。 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孩子成长的基本能力。
家庭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案例如下:案例一: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以下是一些方法: 以身作则。作为孩子的榜样,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 给孩子讲故事。
家长要行为自律若是想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首先家长一定要学会行为自律,这种自律不仅仅是为了家长自身,更是为了在教育中能够为孩子做好榜样的工作。不少家长总是把榜样挂在嘴边,但是殊不知孩子最好的榜样就是家长,因为家长的任何行为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发展。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拥有好思想,要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热爱劳动,让孩子拥有好行为。品德教育的概括 品德教育一般用来描述对孩子未来在个人和社会生存有帮助的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