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心理定位,走进书店经常能看到家长们争相翻阅哈佛女孩、北大清华状元等成功成才的案例,回家后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往往会照着这些书本像菜谱烧菜一样逼着自己的孩子按部就班。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
幼小衔接的六大断层内容如下:师生关系的断层:幼儿园的师生关系与小学的师生关系存在差异。学习方式的断层: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而小学则实行课堂集体教学。行为规范的断层:幼儿园的行为规范相对自由和生活化,而小学的行为规范则更为严格和制度化。
家长需要向孩子说明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让孩子对上学有心理准备。另外,孩子还需要有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包括唱数、计数。唱数是5……计数是孩子能查清到底是几个,比如几根手指等。这两种家长都比较重视,却常常忽视另一种——测量,包括对刻度、重量等单位的感知。
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③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记者:要使孩子们更好地幼小衔接,家长、学校等需要付出哪些努力?钱志亮: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普遍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认得上百个汉字,即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非常明显,但是所谓的“小学化”教学并不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
如何了解孩子是否能够适应小学生活?通过这个量表,了解孩子的入学成熟水平,再结合幼小衔接课程,就可以帮助孩子做好多维入学准备。每个孩子的独特,我们不应只靠眼睛观察,还需要专业的测评,了解更为全面、专业的细节。德培DAP评量体系,是所有课程开展的第一步,也是老师、家长了解孩子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