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是一个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学术研究机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12月,那时它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学校,被纳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中。这个研究所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研究,特别是对于中亚地区的深度探索。
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致力于与国际学术界紧密合作,其核心任务围绕世界格局的演变展开。研究所专注于独联体中亚国家的政治动态,包括这些国家的政治局势分析,深入探究其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及政策导向,以及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
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积极拓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多所高校、政府机构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以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共同构建了中亚问题学术研讨的平台。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是一个直接隶属于该校的、专门以西北民族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建制民族学研究机构。该中心现有科研人员10名/,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西北民族历史/、文化/以及宗教/等多个方面。
1、李雅君,女,汉族,现任研究室副主任,拥有法学博士学位,是一位副研究员。她出生于1964年11月,籍贯为山东掖县。她的学术生涯始于1983年,那时她进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求学,四年后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2、女, 汉族,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法学博士;1964年11月出生,山东掖县人。
1、来兰大呗,政治院有个中亚研究所。。而且兰大国政研究生门槛不高。。杨恕大爷、倪国良大叔、张新平大叔、丁志刚大叔、汪金国大哥都不错,专门研究这块儿,俺们班上37个人,10个是乌兹别克斯坦的。。
2、本人英文系毕业两年,喜欢中亚,北欧,法,意,拉丁美洲文学,想从事学术研究的方向,日语稍微有点基础,但不喜欢日语。有经验或者了解这方面消息的朋友可否帮我参考下,我考哪个学校更合适?另外,在德语和法语等语言间,本人更想自学的是法语,或者罗马尼亚语。(听说,读哲学的最好能看原著)谢谢了。
3、可以的 俄语可以选择以下考研方向 [backcolor=rgb(255, 255, 255)][font=Arial, 宋体][size=14px]笔译,口译,现代俄语,俄罗斯文学,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区域学。每个学校不一样,但是最传统莫过于三个方向,即语言学方向(研究什么结构啊,语法啊修辞啊),文学方向,国情文化方向。
4、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准确的研究,总结和继承古代中国优秀思想,为提升民族素养,锻铸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增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提供精神资源,储备专门人才。
5、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实力强;但中南大学是985,就业更好。西南交通大学只是211。桥梁与隧道工程,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优势学科。
年9月-1983年7月,在兰州大学历史系读本科,获得学士学位;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兰州大学历史系攻读世界近代史专业俄国史研究方向硕士学位,并获得硕士学位;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攻读国际政治学专业俄罗斯社会发展研究方向博士学位,并获得博士学位。
陈新明,1934年诞生于江南水乡古镇西塘,自幼就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爱好源自于一位曾在南京艺专毕业的先生的启发。
姓名:陈新明(Chen xin-ming)籍贯:中国甘肃省张掖市,出生日期:1957年9月26日,性别:男性,民族:汉族,职称:教授。
1、此外,中亚所还与国内外多所知名研究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关系,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中亚国家各总统战略研究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中亚-高加索战略研究所、印度的相关中亚研究部门等。
2、兰州大学在科研领域表现突出,尤其在基础研究方面,如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理论物理等传统学科,以及风沙动力、材料学和药材开发等新兴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部分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兰州大学的重点研究所包括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有机化学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培养了众多国际知名化学家,并积极与国际学术界开展交流;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甘肃省的首个草地农业科技重要平台;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则专注于生态研究,形成独特研究特色。
1、孔田平先生,是一位男性,民族为汉族,现任职务为研究室主任,职称为研究员,同时他还是一位博士,具备硕士生导师的资格。他出生于1965年8月,出生地在山西省昔阳。他的学术生涯始于1989年7月,那时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完成了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