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从知晓。首先应该清楚出国留学的主要意愿是谁的,是家长安排孩子留学还是孩子自己想要留学。如果家长认为孩子还没有自己决定发展方向的能力的话,那么也应该考虑到孩子是否有独自在外生活的能力,从这层因素考虑,留学并不是越早越好。
留学呈现低龄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高中生直接出国读本科的人数骤增、出国读中学的人数大幅增长和高考弃考人数增加。
还有出国留学安全问题,我认为毕竟孩子小,对世界认知能力不足,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往往觉得世界很单纯,非常容易上当受骗,何况又身处国外?就算国内吧,青少年一直都是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隐患。
留学的低龄学生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如语言和文化障碍、学业压力等。因此,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抗挫折力至关重要。家长和孩子应共同面对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建立成就感和亲密人际关系,勿盲目崇拜西方教育 健康成长需要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专家发表了出国留学低龄化现象的不同看法。任仕君认为,留学低龄化衍生出的问题主要是文化上的差异,小留学生刚出去的时候“适应困难”。一些在家里被父母疼爱的孩子,脱离了父母的监管之后,进入了“失控”的状态。另外一个方面,他们学习数年回国参加工作,又面临着重新融入的尴尬。
第二,国外教育可以因材施教。与国内高中的教育方式不同,外国高中教育采用选课制,低龄留学可以让学生更早地选择自己有兴趣、喜欢的课程来学习。可以根据自己将来要就读大学的专业或者未来从业的方向来选择课程,这样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容易取得高分,为将来进入名牌大学深造打下基础。
初高中学生出国留学,尤其是初中阶段就出去(低龄留学),目前已经成为趋势,看待这个需要辨证来看,低龄留学可以给中国孩子更多的机会去选择。低龄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和学习,将形成更多国际化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在未来作为国家的重点关注人才,也会给中国更多了解国际思想、技术的机会。
比大人更爱交流,在一个有交流的氛围之中,小孩子确实更容易成长壮大,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更容易达到父母的期望和需求。总之,中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特点,是因为中国的爸爸妈妈普遍更具有教育意识也更重视教育意识的体现,同时小孩子越早留学,确实越容易融入当地文化氛围、达到父母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