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带来了两种主要的选科模式:3+3与3+1+2。在3+3模式下,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个科目中自由选择三科。值得注意的是,考生需留意高校部分专业对三科中的特定科目有特定要求,如要求必选物理。
新高考模式下怎么选科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选科与未来选专业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新高考选科方法高一学生选择科目时,要考虑兴趣爱好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我们才有无限的精力把这个科目学好;然后,要考虑成绩排名,新高考采用赋分制度,考生的卷面成绩并不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由卷面成绩跟排名共同决定;最后,要考虑自身特质,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适合的专业也是不同的。
高考改革高中生选科需全面考虑个人兴趣、学习基础、未来职业、家庭经济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物化生组合覆盖95%以上专业,适合广泛的专业选择,除了哲学、历史等少数专业。物化地组合则包括了地理、数学、物理、生物等多个领域,专业选择面广,但政治学类、民族学类、公安学类专业需额外注意。
1、填满所有志愿: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无论是填报院校志愿还是专业志愿,一定要填满,不要有空白。多填一个,滑档的几率就更小一点。服从志愿调剂: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无论是院校调剂还是专业调剂,都要选择服从,否则很容易会滑档。通常情况下,只要学生服从调剂,滑档的几率就很小。
2、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院校专业组”一个院校+一个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每个学校会将专业设置成不同的专业组,对考生的选考科目有要求。如果一个学校所有专业都对选科没有要求,那么这个学校所有专业可以设置成一个专业组,如果学校某几个专业要求必须选某一科,那么这些专业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组。
3、如果是第一次登录系统,建议考生立即修改初始密码,并填写或更新联系方式(如手机号码、通讯地址等)。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选择要填报的批次(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批等)进入填报页面。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志愿草表,输入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
1、高考3+1+2模式下,物理组合推荐选择物化生、物化证(物化技术)、物化地,这些组合专业选择面广,大部分专业均能报考,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选择物化生组合可报考相关专业的几率最大。 若有志于法学专业或希望进入军校、警校学习,建议选择物化政组合,其选择面比物化生更广,有利于实现这些目标。
2、高中选科3+1+2方法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一般学生选科都会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科目和比较擅长的科目。新高考采用赋分制,所以不仅要看科目的卷面成绩,还要看年级排名。
3、物理+化学+生物选科:主要面向理工类专业。物理+化学+地理选科:互联网、现代工业、医学方向等高端专业方向。物理+政治+生物选科:主要有教师、科研工作、计算机软件方向、医药卫生方向、等就业方向。物理+生物+地理选科:总体是一个偏理工科类专业,难度相对较弱,大部分理科专业均可选择。
4、第一种方法:“减法”选科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3+1+2”选科模式有12种选科组合,比如“物化生”、“物地生”、“历生地”、“历生化”等,每种选科组合学习难度也不同,看上去选科比较麻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减法”选科。
5、高考3+1+2科目最佳搭配:物理+化学+生物 这种选择方案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此组合可以覆盖94%的专业,不能选择的6%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对于敢于选择物理的勇士,这些专业本来也不在考虑范围内。
6、“专业”选科。新高考“3+1+2”模式,选科灵活性比较大,可选科却关系到高考报考专业,像“物化生”可报考90%专业,而“历政地”只能报考50%专业,所以对于新高考选科,我们也可以根据“专业”选科。“综合”选科。
选科和专业有什么关系例如:如果学生想要大学学习建筑,选科中至少是“物理+地理”组合,才更利于志愿报考,也更利于大学专业的学习;如果学生想要学习医学,三科应选择“物理+化学+生物”。
高中选科与专业是相对应的,历史选科对应专业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等;地理选科对应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
新高考不同选科对应不同专业,高中选择化学科目后,对应的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类)有:服装纺织类、交通运输类、药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医学技术类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