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读大学读的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生路上的必经之路,也是自我提升最廉价的一种方式。读大学和不读大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觉得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氛围。
在书的开始,作者开门见山,向读者们概括的说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首先要学会思考。其实又何止在大学里要学会思考,依我看来,一个不会思考或者一个自以为会思考的人是绝对不会获得成功的。
学的内容以后可能是用不上,但过程中培养出来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习惯、自主学习习惯,这些都会是终身受用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够沉下心来学东西,并慢慢掌握其中规律,努力与收获大概率对等,这件事本身就很难得呀。大学里也不只有学习,在这里,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欢的事情。
我觉得读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培养,更是能力的培养,比如社交,自控能力,判断能力。大学,其实要学的真的很多,不如多学点东西来适应社会,提高自己以后的竞争力,在大学,真的改变了很多,心态似乎变得更多,比以前成熟多了、。
读大学,究竟读,其实就是告诉大学生读大学要学以致用,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早日成为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材,哪怕是做出很小的贡献。读大学可以丰富人生视野,视野决定行动的方向,行动的方向将决定以后的人生。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而读大学可以为以后走向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过渡。
家里人永远都会是我们许坚强的后盾,不会有嘲笑和嫌弃之说。大学给予我们真的太多太多了,如果读书没用,那我们为什么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三年为什么那么拼呢。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有人挤破头赶往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
我没有参加学生会,但我学习比较好,既每年拿一等奖学金,还和老师们的关系都很好。老师都喜欢认真学习的孩子,你放心就行,不是说你投机取巧就可以的。不过当个官,多认识朋友,参加活动也是很好的,朋友多了好办事吗,而且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大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知识,在大学的魅力所在!但实际上,我们读大学中却没有感受其他的大学真正成长,甚至去完成和高中一样的读书任务,变得迷茫,无知,肚子里的墨水一天不如一天,熬夜打游戏,白天昏昏大睡,这好像已经成为了常态,不禁调侃起自己高三那年读书的神勇和那时认为是知识储备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