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不仅在心理上与第一阶段明显不同,而且身体上的变化也很明显,最明显的就是儿童换牙齿。第三个心理发展阶段是12-18岁,在这段时间内,孩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阶段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12-15岁,一个是15-18岁。人的身体在这个阶段基本发育完成了,18岁之后,身体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显著变化了。
6-13岁心理处于稚嫩期,主要是模仿,这时潜移默化的最佳时期。13-15岁心理青春期萌动,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出现叛逆,但是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叛逆什么,只是需要感到自己存在。
小学阶段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往往是让别人承认自己,希望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接着是性成熟的少年期(即初中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个性发展不平衡,出现明显的心理矛盾,表现出爱和恨、自信和怀疑、尊重和轻蔑的感情,同时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有了发展,理想在其行为中产生了明显的效力。
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⑤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⑥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⑦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青年初期(115岁—118岁,高中阶段)特点:①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认知的发展。在注意力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
新生儿期(0~1月)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即婴儿期或乳儿期,标志着心理活动的起始和基本发展。这是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经历显著变化。 心理发生的基础:本能和条件反射。 认识世界的起点:通过感官体验世界。 人际交往的起始:与父母的初步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