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赋分制,即按考生选考科目卷面成绩等级划分,并赋予对应等级分数的制度。
“高考赋分”的意思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2023年高考采用3+1+2赋分制度,具体如下:“3”代表语数外,以及物理或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而“1”个选修科目,加上“2”个自选科目,则按照等级赋分,最终与原始分科目一同计算总成绩。在新高考模式下,语文、数学和英语每科的最高分均为150分。
新高考等级赋分就是作为一种相对性评价制度,等级赋分是根据某一考生在考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来对其进行评价。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成绩构成:新高考的总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全国统考科目的原始分,二是学科水平等级考试科目的等级赋分,三是学科水平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就是根据考生的排名赋分,而不是卷面原始分。
赋分的意思是: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