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步:正式填报。一键导入+动态调整+正式填报。借助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选志愿,确定拟报考志愿最终顺序,生成志愿预填表。在规定时间登录志愿填报系统,“一键导入”志愿预填表或输入报考的院校及专业,这时可以调整志愿顺序或修改志愿,及时提交报考志愿信息。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
山东学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需遵循的步骤如下:首先,合理定位是关键步骤。考生需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位次和分数线,同时了解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和高考政策信息,以全面衡量并定位合适的高校范围,同时考虑专业选择。其次,统筹兼顾是另一重要步骤。
8月2日至3日每天9:00至18:00,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的第三次志愿,以及艺术类专科批的第二次志愿。志愿批次主要分为三个: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录取工作按批次顺序进行。提前批:志愿填报分为两次,考生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或4个顺序院校志愿。
填报志愿时,了解相关规定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参考指南,供您参考: 首先,了解自己的分数和排名,根据成绩和兴趣选择专业和院校。 选择优质的高校是最为重要的,重点高校会根据学术和实践能力进行录取。
2023年山东高考志愿数量与批次安排如下:普通类常规批包括未列入提前批和特殊类型批的其他本、专科招生,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志愿填报采用“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模式,每个志愿单位为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考生可最多填报96个志愿,自由选择是否填满。
第一步,详细了解政策规定。考生应根据高考成绩、位次和分数线,确定自己能够报考本科还是专科专业,需要参加哪个批次志愿填报,有针对性地了解相应的招生录取政策和志愿填报基本规则。第二步,合理确定选报范围。参考近三年各高校专业在山东的录取情况,结合今年的招生计划,合理确定拟报考高校和专业范围。
在山东高考填报志愿时,通常推荐采用冲、稳、保的原则。如果希望稳妥一些,可以仅选择稳和保的志愿,而不必考虑冲的志愿。所谓冲,指的是选择那些自己希望考上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稳,则是选择与自己实际成绩相匹配的学校作为第二志愿;保则是选择比自己实际成绩略低的学校作为第三志愿。
实操填报:示例考生358分,选科物生地,可按专业或位次导向筛选院校和专业。 志愿填报方向 征集志愿:关注7月24日的本科录取结果,可能增加计划,适合滑档考生。 3+2专本贯通:通过考试进入本科,适合分数接近或低于一段线的考生。
考生可跨校跨专业组合志愿,例如同时填报“专业1+学校a”和“专业2+学校B”。同样,也可同时选择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专业1+学校a”与“专业2+学校a”是可行的组合。同时,考生亦可跨专业选择同一学校,“专业1+a学校”与“专业2+a学校”亦是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