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正是如此,有的研究文章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而有的办学者则认为,应试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素质教育。
当今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有准确理解国家提出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或者根本没有见过相关解释,只是想当然的认为抓升学考试成绩、追求升学率就是搞“应试教育”,就是对“素质教育”的反动。
熊丙奇博士是知名教育学者和评论员。他从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引领教育舆论价值观的视角出发,结合教育研究的亲身经历,以生动幽默的语言、活泼多样的形式,丰富的事实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教育舆情治理现状、教育研究者如何把握教育舆论的问题导向以及当前教育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棒喝教育。棒喝教育是指用暴力、责骂等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极端教育态度。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多注重己愿。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人生梦想或人生意愿强加给自己的孩子。重结果轻过程。分数的高低无法准确检验出我们是否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记得在教育学者熊丙奇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在应试教育之下,几乎所有学科的教育,都重视知识教育,存在严重的应试化趋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精神,显然难以通过增设科目来实现,否则就不会出现我国的理科生照样缺乏科学素养,文科生照样没有人文精神的问题了。
在中国,相关标准的制定者对病因尚存不同看法—— 姜奇平:和应试教育有关,应试教育越极端,网瘾现象越多。 熊丙奇:可能源于心里方面的原因,比如交流障碍,缺乏沟通。 陶然:“多动注意力缺陷”这种精神疾病是导致网瘾的根源。 张振芬:网瘾是一种心理习惯,是一种依赖行为。
曾有一项针对学生的调查: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的声音是什么?很多学生的回答都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老师的口中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