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实施综合评价的省份有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广东,但有些大学是以综合评价的方式面向全国大多数省份进行招生的,像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每年也都有新的高校参与这种招生试点。综合评价招生院校既有清华、北大、浙大、国科大等顶尖名校,也包括在本省招生的部分省属高校。
综合评价招生,主要是各省自主进行的改革,也叫三位一体的招生。可能大部分同学及家长对综合评价招生的认识都还停留在北大博雅、清华领军上,其实综合评价高校远远不止这两所,每年有新的高校参与这种招生试点。
招生院校:强基计划的招生院校为36所双一流A类高校,这类院校层次较高,而综合评价的招生院校包括省属高校、创新型高校,覆盖范围更广。招生范围:强基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范围更为广泛;综合评价的招生范围虽未遍及全国所有省市,但正逐步扩大。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可以同时报考,报考同一院校的多个特殊招生考试不冲突。综合评价实施院校202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较2019年综合评价招生,增加了云南、贵州、广西、海南4个省市区招生。2020年上海科技大学较2019年综合评价招生,增加了重庆市1个招生区域。
志愿安排以各省考试院规定为准。综合评价在特殊招生批次或提前批录取。培养模式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综合评价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转专业强基计划入校学习后,原则上不得转专业,而综合评价暂未做特殊安排。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推进优质教育、让更多乡村学生有机会上大学而实施的政策。该计划主要招收农村、贫困、民族等地区的优秀高中生,实施地区由各省(区、市)确定。报考条件对学生学籍和户口有严格限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不能报考。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学生可以申请该计划。
综合评价招生条件宽泛,录取分数较高。例如,南方科技大学2021年综合评价只招收理科生(选科物理),2020年各省高考录取平均分高一本线129分,多省份居理科前5%。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条件要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10%。
主要是各省自主进行的改革,也叫三位一体的招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动后兴起的一个新招生模式,是指在录取新生时,高校综合考量学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特色要求等维度内容,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总分,最后按照综合总分择优录取。
省属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高校不得将名额分配至中学,如中学向试点高校推荐考生,应事先制订并公开推荐工作方案,尊重考生的自主选择,择优推荐。所有被推荐考生的名单及相关材料须在校内进行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公示。申请考生和所在中学须对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