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物理什么意思

时间:2024-11-16

高考改革没有专门针对物理科目的内容。高考改革后,只是取消了高考的理综科目,物理作为理综科目中的一个内容已经不再参加高考统考。高考改革后,将取消文理分科,物理不再参加统考,只是作为考生的自选科目参加高考录取。

新高考改革成果中,物理和历史被视为首选科目之一,具体来说,3+1+2模式中的1即首选科目。首选科目分为物理与历史,这直接决定了考生后续的选考科目。其中3代表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2代表选考科目,可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两科。

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指的是,新高考改革省份中有些省份实施3+3高考模式,有些省份实施3+1+2高考模式。在3+2+1高考模式中,要求考生在必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外,还必须要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中任选一门科目参加考试,选择物理的就是物理类,选择历史的就是历史类。

自2017年起,上海高考改革后,总分设定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占150分。考生还需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这六门学科中挑选三门进行等级性考试,每门考试的满分是70分。这些等级性考试的成绩将计入高考总分。

物理代表着存理,历史代表着存文。事实上,除了一些学霸和学渣,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一部分偏理,一部分偏文的,新高考的改革模式,取消的文科理科,让很多同学不再适应,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诞生了物理和历史的二选一,分别代表着理科和文科的新的组合方式。

中高考改革后,高考考生要自选三个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计入高考分数的,而物理科目则是大多数院校的理工科专业的必选科目之一,物理科目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绝大部分院校的理工科专业要求的自选科目中都会有物理科目,因此,如果考生想报考理工科专业,选择的三个科目中最好包括物理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