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课堂的精髓远远不止这些,这只是我自己对学本课堂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使学生树立团队责任感和荣辱感,从心里感受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我们团队进步而学习,从而增加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和学习力,为大面积提高团队学习力奠定基础。 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机制,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责任、角色与职责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基础。
在这三种课型中各有五个环节。“问题生成学导课”:一是情境引导,激发欲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二是自主学习,结构预习。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课前教师要发给学生“问题生成评价单”,学生结合此单的内容进行预习,主要是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导。
韩教授的讲座和课程主要围绕教育评价理论、方法、新课程评价改革、家长教育、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等主题展开,覆盖了教育督导、评价、教学改革、教师成长与发展等关键领域。
听了韩立福博士的有效备课讲座,收获颇深。我们大家都知道,不备好课,就一定上不好一节课。备好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那么,怎么才能备好一节课呢? 一.应将备学生放在备课核心要素之首。
在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因教本课堂老师只能面对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兴趣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而在问题导学课堂上,面向的是全体,在工具单上任务的驱动下,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下,在个性化的展讲中,人人都能在课堂上都能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快乐,因而是快乐的高效学习。
与传统模式相比,“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强调备课的超前性、全面性、丰富性、深刻性和学习性,强调学生备课的问题性、提前性、评价性,强调有效课堂教学的问题性、对话性和评价性,注重课后问题拓展的深刻性、多样性、评价性,以及教学评价的自主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2006年,韩立福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体验学习与语感形成母语教学试验》,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他深入参与了这一课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