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改革内容排序如下: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不变,其他科目取消。高考综合改革的第一重要内容是从今年开始,除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以外,其他科目全部取消。建立强化学科和拓宽素质教育两条路径并行的考试制度。建立一条强化学科和另一条拓宽素质教育两条路径并行的考试制度。
高考综合改革的内容如下: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影响: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3”就是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1”是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成绩评定与使用:合格性考试每门满分100分,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60分及以上为合格。
传统高考 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自主从文科综合(简称文综,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00分,和理科综合(简称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生物)300分,总共6门考试科目。
在第二批综合改革省市中,山东和天津的教育部门公布了位次的排序方法,主要的内容为:山东:根据山东教育厅发布的《山东省高考政策30问》显示,考生的位次通过排序高考总成绩的高低确定。但在高考总成绩相同时,则依次按照5种单科科目、科目组合的成绩高低排序,其中就包含选考科目的单科成绩。
高考改革3+1+2的总分是:750分,具体分值分配如下: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历史和物理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2010年—2012年 3+学业水平测试 这次模式与上一次改革大体一致,但是“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只包含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一门得A即高考总成绩加1分,除选修的四门得A即高考加五分。
据最新消息了解,今天多省宣布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1+2”模式。所谓的“3+1+2”模式就是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