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选科成为重要抉择。采取“3+1+2”的模式,学生需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科,并在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选择两科。物理和历史单科成绩直接记分,更直观反馈学习成果,助力高效备考。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科成绩则采用等级赋分制,反映学科难度差异。选科应考虑未来专业和职业倾向。
政治+物理+化学 全国院校专业覆盖率高达96.7%,是被广泛选择的组合之一。一般高校和专业考生不受限制,报考较为灵活。目前,这一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政治+物理+生物 全国院校专业覆盖率高达96.4%,且生物学科可以在高二阶段完成,减轻了高三的学习压力。
选科关键参考指标包含:能力、兴趣与专业倾向。能力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兴趣上,依据个人喜好,选择最感兴趣、最适合的学科;专业倾向上,参照目标专业需求,选择与之匹配的科目或覆盖范围广泛的学科。选科与未来专业选择密切相关。提前考虑目标专业,选科相当于高三志愿的预选。
1、是真的。2024年物化将不再允许选择。现在的情况是把物理和历史进行二选一,剩下的科目自由选择。选择了物理也就代表着放弃了历史,故2024年选择物化将不再存在。
2、在2024年新高考选科中,传统的3+3模式将变成新高考3+2+1模式。物理和化学不是必选的科目。根据相关文件,高校各专业必须从六门科目中指定一科、二科、三科或不提科目要求。无论是选择一门科目,还是两门或三门科目,学生都必须进行规定的报考。在不提科目要求中,考生可以选考任意的三门科目。
3、物理暂时还没有成为高考必考科目,未来随着高考改革的发展也许会,也许不会。新高考在这些科目当中,物理与历史占据主导地位,很多专业能否报考完全取决这两个科目,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报考专业面非常广,物理是首选,这也导致报考物理科目的人数非常多。
4、2024年高考将呈现以下变化:1. 新增七个省份实行新高考制度。2024年,黑龙江、吉林、甘肃、安徽、江西、贵州和广西七个省份将加入新高考行列,采用“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学生可选考物理或历史中的一科,并在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中选择两科。2. 高校选考科目要求调整。
5、类)在所有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应当一致。多省份进入“3+1+2“的新高考模式,2024年起高考不分文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
6、北京2024年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第一部分为必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总分450分,采用原始考分。第二部分为选考科目,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合计750分。新高考政策尊重学生全面发展,改革招生录取方式,不再是单一高考分数决定,转变为“两依据、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