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品有:《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天竺心影》、《泰戈尔名作欣赏》。
《天竺心影》是季羡林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于1980年9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作者1978年第三次访问印度后的所见所闻。《朗润集》于1981年3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1949年之后的部分散文作品。
季羡林散文集有多个系列,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部作品:《心安即是归处》散文集。这部作品主要探讨了人生的归宿与心灵的平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生活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感悟,同时也展现了对故乡思念和对家族的情感。作品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
季羡林的散文集有《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境思情》等。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多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散文集主题广泛,涵盖人生哲理、文化思考、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
季羡林的散文作品丰富多样,其中包括《初探》、《天竺心影》、《季羡林选集》、《朗润集》和《季羡林散文集》等。 季羡林,这位出生于1911年8月6日的山东临清人,字希逋,亦字齐奘,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以其东方学、语言学、文学、国学、佛学、史学等多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尊敬。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塌杂记》《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 等。 季羡林散文随笔作品(20张) 主要译著《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根据题目,可回答为:季羡林中国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主要作品有译著《罗摩衍那》《沙恭达罗》,散文集《病榻杂记》。
在学术散文方面,《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和《朗润园随笔》等体现了他对学术与生活的深刻洞察。此外,他的散文选集《季羡林散文选集》和对外国文学的欣赏《泰戈尔名作欣赏》也颇受欢迎。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