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了造就一批洋务人才,决定派遣学生出洋留学。1870年设立了经理留学事务所,由旅美粤籍华侨容闳主办此事。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改变清政府落后面貌是洋务派发起留学运动的最初目的。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次:幼童留美和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即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
1872年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是洋务派在教育上跨出的关键一步。派幼童出洋留学,是为了直接在洋人那里将先进科学技术学到手以图自强。这是洋务事业发展的客观上的需要,而洋务派和先进思想家在主观上也敏锐地反映了这种需要。
首先,当时晚清政权动荡,在新形式下,只能由此举措,因为当时我国与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所以就导致了我国政权出现了一定的动荡只有学习新知识,才可以拯救祖国。再就是有开明之士鼓励我国去进行交流,因为当时洋务运动弄得轰轰烈烈,所以许多开明之士就觉得可以去欧美学到一定的东西去拯救自己祖国。
万里蹈海赴花旗1872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第一批官派留学生。根据洋务运动的切实需要,第一批留学生主要学习科技、工程等办洋务急需的学科。考虑到语言问题,最终决定选10岁到16岁的幼童出国。按照计划,首期留美幼童名额为120名。从1872年起每年派30名,至1875年派完,预计留学时间15年,经费一律由清廷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