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成功率第三,高不成低不就,项目质量没有教授多,精力亲和力不如助教,很难拿得出更多新颖的项目说服学校给钱,也不如正教授那么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除非没有合适的助教和教授可套,否则不要优先选择副教授。荣誉教授/XX院长之类的就不用考虑了,基本都是一些准备混到退休的。
选择教授的方法 排除 Affiliate Professor 和 Emeritus Professor 后,建议套磁顺序为: 招过本校学生的教授 助理教授 老教授 副教授 当然,这只是就统计结果得出来的一般性排序,事实上大部分硕士生都是由助理教授带的,博士生就是由教授带的。
国内部分理工专业可申请。美国较注重本科教育,部分理工科专业可以直接申请读博,学制5年。凡数学、经济、化学、物理等理工科专业都可直接申请读博。相关项目研究可为申请加分。申请读博,除了在期刊发表过相关论文外,美国导师更看重学生是否从事过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一项常常被国内的学生所忽略。
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 在选择导师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可以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所在。这有助于在选择导师时更加有针对性,找到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匹配的导师。
还有国内自己的导师在国外做项目、学校之间本身有交流生,或者导师帮忙推荐的,这样很容易很多,避免不少中间环节。建议你先跟自己的导师说,有些导师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出去,怕耽搁论文和毕业。得到你导师同意后,如果他能帮你想办法,最好。如果不能帮,至少他能给你提供相关信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