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木心先生的文学造诣?

时间:2024-12-31

木心连通了中西古今,他的文本透亮与众不同,风韵醇正,一会儿趣味盎然,例如他有关上海三四十时代亭子间文人墨客的叙述。他对故乡的回望,少了鲁迅先生式的沉郁顿挫,而沉响着古中国文明行为传统式的回音。他的短诗,连着他对《诗经》独具一格的阐说,决不是半桶水于丹教授之途的胡说八道。

从文学价值来看,我认为现在对木心的评价是过高的。陈丹青对木心的这个评价,应该是有边界的。仅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可以这么说。但换个作者,作品里出现既古典又现代的词汇和知识,也完全可以。现当代的东西中融入古典知识要素,这是从文字和词汇层面来看的。

“木心先生是一位全方位的艺术家,他的小说很早就碰触西方现代小说常探讨的议题,包括辜负、遗憾、忏悔及追忆,也讨论人如何站在现代荒原中,仍能保持文明人的尊严。

木心的评论风格独具特色,他以主观的感悟解读希腊史诗、《神曲》与《离骚》,但往往流于比喻,缺乏深入的比较和理论阐释。对于莎士比亚、屈原和杜甫,他的评价既彰显了个人视角,又显得有些狭隘,缺乏全面的文学视野。

木心先生出生日期3大多数认为木心文字尚且算不错,但是文学价值并不高。3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1927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同样,在文学史上,若将现实主义比作一塔,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塔尖。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识别一个陌生的城市,所依靠的,往往只是几个建筑物的尖顶。所以木心认为,艺术是这个世界的尖顶。

对此又惊叹于木心先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造诣,就如有人说他的文学像午后的.一次散步,当他的左腿迈出古代的步伐时,右脚则踩着今天的鼓点;当他的左腿呈现出的是西方的姿态时,他的右脚则采着东方的足迹。任意穿梭于中西方古今的时空中,领略文人的风骚,散发着形而上学哲思的气息。

木心先生的文学、绘画造诣颇深,在读《素履之往》这本书时,我发现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也不浅。我接二连三地发现,如傅雷、木心这些的文学大家,他们在绘画、音乐方面也是知之甚多的。不论是先习得什么,后习得什么,最终都融会贯通了。这也许就是触类旁通的体现所在吧。

《文学回忆录》木心 推荐理由:身边的人对木心先生的印象应该基本都是“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版阅读题作者”这一恨不得咬死他的头衔,但是少有人知,木心先生是陈丹青的导师,是一位熟稔中华文化的传奇人物。

照先生的意思,而今已进入蠢货辈出的单元,或者叫批量制造蠢货的环节。此言不谬吧。先生是有着至高造诣的艺术家,他谈及的都是对于艺术的评价或者思考。而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懵懂孩童,不意间撞进一座艺术的迷宫,流连忘返。妄揣美意,信笔涂鸦,不足以表明我对先生的崇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