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据了解,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治理任务包括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以及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幼儿园的活动,是在老师的陪伴下进行的,幼儿间的交往,被动多于主动。因此,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家长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加强对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积极主动、乐观开朗、宽容大度、乐于助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都是小学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要素。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什么年龄就应该做什么事,过早接触小学课程,无异于拔苗助长,这样反而会毁了孩子们。产生厌学心理 幼儿园小学化,孩子们年龄小,智力发育还达不到小学孩子的程度,天天要学习难度大的课程,就会烦燥、自卑,甚至厌恶学习,对小学充满了恐惧。
超前教育弥留下的问题,逐渐开始暴露出来,并且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就像是拔苗助长之后的结果,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开始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课堂上更是坐不住板凳。
家长要提前一晚上给孩子预习第二天的功课,这其实有点本末倒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