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从事相关的法律专业,面临着空余时间少很难照顾好家庭,因此很多人也就在这方面不推荐本科读法律。法学院学生毕业后出来工作。面临着的是繁重的事务,还有不断的烦恼。不仅仅是因为在生活当中处理的工作失误特别多,而且还是因为很难照顾好家庭,晚上回到家一般都是特别疲倦。
就业难度大。即使到处有劝人学法,千刀万剐的劝诫,但学法大军一直壮大膨胀者,这给法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不利阻碍。一方面,能通过法考进入好的律所、单位就需要个人硕士以上的学历、对形形色色的案例的分析理解能力等硬性条件。所以进入门槛高。
如果法学生的确不想考硕士的话,那就一定要考取法律从业资格证。法律从业资格证的含金量非常高,就算是法学本科生,只要自己拥有该从业证,那就能够找得一份相关专业的工作。有些法学硕士虽然拥有硕士学历,但如果他们没有获得法律从业资格证,那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完全比不上那些拥有从业证的人。
本科学法律,有利有弊,利:在本科阶段选择读法律,可以打下较好的法律理论基础,为以后在专门的法学部门进行研究打基础,而且可以考法学硕士。
第二,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就读是非常有趣的,氛围也很活跃。北大的法学院更加偏向于美国化,老师的思路很像耶鲁大学,老师什么都教,就是不交法律,但处处都是法律。它的课程更加倾向于把法律放在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比较注重实践。
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就读是很舒适的体验。法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共有全职专业教师57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26人,助理教授1人,全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1人,86%以上的教师拥有在海外长期学习和研究的经历。
总的来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民商法学专业享有极高的业内评价,学生素质优良,学术环境良好。法学院图书馆资源丰富,远超其他专业,这无疑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然,学校整体实力和校园生活,还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和感受,毕竟,法学院只是大学庞大体系中的一部分,但其独特的魅力不容小觑。
亲身体验湖南大学法学院:独特感受与挑战在湖南大学法学院就读,无疑是一段既有学术深度又充满挑战的旅程。虽然在全国研究生法律专业排名中,湖大法学暂列B级,但这里的学习氛围和师资力量不容忽视。
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研,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经历。这里不仅汇聚了国内外法学界的顶尖学者,也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着法律梦想的学子们。在这样的学术殿堂里深造,感受是多维度的。首先,学术氛围的浓厚是清华大学法学院给予我最初的印象。
山政的学习氛围浓厚,许多学生对法学充满热爱。大二时,名师讲座常常引发热烈反响,如梁老师在法大讲座后大家受益匪浅。山政离山东大学法学院近,可以共享学术资源,且随着山大法学院可能迁址青岛,未来山政将有更多机会接触顶级学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