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稳、保是什么意思 冲一冲:即考生填报平行志愿的首志愿时要挑选一所往年录取分数/排位略高于自身成绩/排位且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院校,但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随意乱填。有两点需要考生思考清楚:一是冲高的院校只是有可能的录取概率,不是百分百录取。
针对新旧高考模式,冲稳保比例有所不同。旧高考推荐比例为冲20%、稳50%、保30%;新高考则建议冲15%、稳45%、保15%、垫15%。
冲稳保志愿填报策略的意思是说,志愿填报需“一冲,二稳,三保”。“冲”就是冲一冲自己的意向院校,一般是选择比较好的学校;“稳”就是选择自己差不多能够考上的学校;“保”就是选择自己有把握肯定能上的学校,一般位次比自己低,作为一个垫底。
高考志愿冲稳保以铅指考生考分为中心,以2~5分为一段,上下依次浮动。冲的2-3个一般高出10分以上,稳得在自己分数加减5分,保的低于自己10分,裤吵垫的低于自己30分内。
冲稳保的比例通常是2:2:2或1:3:2。前者更激进,意味着6个志愿中有2个冲、2个稳、2个保;后者则更为保守,6个志愿中1个冲、3个稳、2个保。冲策略能增加进入高排名大学的机会,但可能面临专业调剂的风险;而稳策略则较为安全,但可能限制了进入更好大学的可能性。
但是这时候很多人想起了一位北大教授说过的话,应该让孩子先去测试一下智商,如果数值低于110就不要报考北大了。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在90到110之间,如果能够超过110,那就是比较聪明的了,智商被人们认为是判断一个人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其他能力的标准。而在学生这个群体中,那些成绩比较好的,也被认为是智商比较高的人,尤其是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人,也都认为是智商较高的人群。
高三考生想考上大学,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天赋不是特别强,也就是要努力学习才有一线希望。“勤奋”是要求考生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以免浪费时间;“苦”字告诉考生,读高中可能不是什么大事,那些专家提倡的“快乐教育”和“兴趣教育”不一定适合初三的学生。
智商125是存在考上北大的可能性的,但是这个概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一点。先来分析一下125智商这个水平是什么样的一个水平:一般能够考上211以上大学的人的智商水平是高考考生里,十里挑一。但是,中国还有一半人连高中都上不了,所以你还要除以2。要达到中国前5%的智商,那么至商水平大概是128。
可以的。虽然考上211和智商没有什么关系,但只要你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只要朝着目标努力,肯定没问题的。无论智商高低,只要肯努力上课认真听,课后多加练习,掌握知识点都是有希望考上211的。智商90~109属于中下,110~119属于中上,120~139属于优秀。
1、投档比即学校招生人数和学校将提学生档案人数所成的比例。有的学校会有“进则不退”的原则,只要学生服从调剂就可以留在本校。如果志愿院校没有这个政策,又没有达到录取条件,学生便只能参加下一批次的填报。
2、简单来说就是本来只录取100个人,但是投递了105个人的档案,这样学校和学生更具有选择性。按规定,部属或外省属高校按其自行确定的投档比例投档,没有调整投档比例的,按其公布招生计划的100%投档;本科一批、二批中的省属高校统一按公布招生计划的105%投档。
3、高考志愿填报中,投档比例是衡量院校招生计划与调阅考生档案数量关系的关键指标,具体为调阅考生档案数与招生计划数的比例。在实施平行志愿投档的地区,通常投档比例在100%到110%之间,并在各院校的招生章程中明确。
4、学校投档比例是指学生在高考录取过程中被学校录取的比例,详细介绍如下:含义:学校投档比例是高考录取过程中,学校录取学生的比例,它体现了该学校对于报考学生的录取需求和录取能力。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5、实际情况虽说投档按比例投,但是并非是死板的。一所学校按投档比例为1:2。意思是,招100个人,投120份档案到该学校。按照筛选退掉后面20个人档案。这样的做法未免太冷漠,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部分学校比例为1:1~1:05之间。部分会有1:2(而且是相对要求高的军校)。
先看分数,再看志愿。分科类将所有的考生按照分数要从高到低排列,然后再用相同的比较,按照从相应的顺序,再依次进行检查,如果检查到如果没有投满的话,然后这个学校就会投到该项院校。(2)一次投档。
如何选专业:所报考专业全是受欢迎,学生核心竞争力不显著,或是虽然高考成绩做到相对应批号录用操纵录取分数线,但均未做到所填写的全部高考平行志愿学校的投档线,只有落到填报志愿的补报名阶段,乃至因不服从调剂造成立即退档。
看位次不看分数以我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位次比分数更重要。下面这个图片,大家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每年的分数和位次的变化。
拉开梯度,冷热搭配,服从调剂,兼顾地域。“拉开梯度”指的是填报的每批次的学校,学校之间一定要拉开梯度,每个学校的专业也最好拉开梯度。“冷热搭配”是指学校里面的专业既要有热门,也要有冷门,冷热一定要搭配。
三分考七分报的说法有道理。高考志愿填报前,要做足以下功课:一是“三查看”: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分数。二是“三了解”: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一般专业。三是“三结合”:兴趣爱好,能力优势,就业考研。四是“三兼顾”:学校,专业,城市。五是“三层次”:冒险,稳健,保底。
高考志愿填报是技术活,七分靠考三分靠报,志愿如何填报需要技巧。志愿填报可以按照城市、学校、专业的维度进行了解,进而规划调整填报的目标。
1、同学们在选择1-2个志愿作为冲一冲的对象时,如果将填报学校的专业报考受限信息(身体条件、外语语种等)弄清楚了且自己也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那么考生被调档之后一般是不会被退档的。
2、避免高考志愿退档方法:熟悉招生规则,了解高校招生简介。很多高考的学生或者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去了解自己本省高考录取的规则,也不去了解想要填报高校的招生要求。误以为只要分数达到,就一定能够被录取。但是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录取规则,与招生要求。
3、对于被不合理退档的考生,应及时与高校沟通,争取解释和解决。遇到退档后,考生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填报志愿前,要了解所选院校是否会增加计划以确保“进档不退”。其次,考生应考虑服从专业调剂,这有助于避免因分数或专业要求不符而被退档。
4、服从调剂,冷热门专业搭配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考生主动退档还能继续录取吗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