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填志愿:是指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首次选择并填报自己希望就读的院校和专业。这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进入心仪的院校。
2、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要及时关注征集志愿时间、认真阅览征集志愿招生计划、切实了解征集志愿资格条件等。
3、高考征集志愿是指在高考正常录取结束后,对于部分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或专业,由省级招办向社会公布空缺的招生名额,考生根据公布的空缺名额和自身条件进行再次填报志愿的过程。
1、综上所述,高考征集志愿可以填高分学校,但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和意愿谨慎选择,并注意查询录取结果、了解征集志愿名额和分数要求、合理安排志愿顺序以及关注多次征集的情况。同时,也要注意填报的志愿的合理性和风险控制,确保能够被录取到理想的专业或学校。
2、合理填报征集志愿,避免盲目冲高。分数决定一切,平行志愿及征集志愿均需以高考分数为准,量力而行,合理选择学校与专业。追求名校是合理愿望,但分数不足易导致失败,越热门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越高,需理性对待。查询缺额院校,了解哪些高校及专业尚有招生空缺。
3、二是注意征集志愿的名额,如果你的分数较高,就可以填报名额较少、你认为较好的学校,如果你的分数较低,就尽量选择名额较多的学校与专业。三是要注意志愿与志愿之间一定要有分数的级差(这一点可以通过你省招办网站里的学校的投档情况得知),也就是说学校之间一定要拉开档次。
4、密切关注,抓紧填报一般而言,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量力而行,服从调剂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