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政治培优

时间:2024-10-27

精选学校历史老师个人总结范文

1、历史老师教学工作的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2、历史老师期末工作的总结范文1 本学期我担任84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初一历史除认真向学生传授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3、历史老师基础工作的总结范文1 光阴似箭,转眼间进入历史教师行列已近一年。在各位教师的帮忙和支持下,在领导的信任鼓励下,让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成长、提高了不少。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对自我的表现有满意也有不足之处,但无论怎样,都需要自我踏踏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做人。 本年度,我担任二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

历史教学后记怎么写

1、备课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教法,根据学案和学生实际,认真设计每一课,写好每一篇教案,课后及时写好后记。 上课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本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特点出发,注重从高中学生更热衷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去探讨问题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撰写的论文“结合,深化历史教学改革”一文,获校教学论文二等奖,并被编入学校教学论文集。

3、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 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4、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认真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南阳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1、南阳市第一中学校,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建设东路1366号,是一所全日制三年制高中。其历史源远流长,始于东晋永昌三年(公元323年)的弥陀寺旧址,后称东大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知府朱璘在此设立南阳书院,成为南阳最早的公办学校。

2、南阳市第一中学,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是中国历史悠久、在中原地区享有盛誉的省重点高中,原址曾是晋永昌三年所建的弥陀寺,俗称为东大寺。清康熙三十年,知府庄有信将其改建为宛南书院。直至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书院被诏改为学堂,随后在光绪三十一年改名为南阳中学堂。

3、南阳市第一中学原址在南阳市书院街65号,是东晋永昌三年(公元323年)兴建的弥陀寺旧址(后人称东大寺),据南阳府志记载,“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知府朱璘于东院设南阳书院为之府书,后废。“南阳书院”由此而名,这应是南阳地区最早的公办学校名称,学者百余人。

4、南阳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752年的宛南书院,1903年改书院为学堂;1959年和1978年,学校两次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2002年,学校由老城区东关书院街旧址迁入南阳市建设东路1366号;2005年,学校成为河南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

5、南阳市第一中学(简称南中或南阳一中),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南阳一中由本部、一中分校和复读学校三部分构成。南阳一中于2002年8月迁至新校,校址住于建设东路,白河之滨,占地二百亩。学校1959年被确定为省重点高中,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省重点高中,为南阳市唯一一所省级重点高中。

历史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指导思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同的,因此培优补差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篇一】历史培优辅差工作计划模板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原则,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指导思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同的,因此培优补差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体现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在班级中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拔尖补差工作,从而让优生更优,差生不差。

【常用】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1、七年级历史工作计划1 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4班的历史科教学工作。这4个班基础水平都差不多,但3班相对来说气氛没有4班那么活跃,思维与整体的反应程序相对来说比较慢一点。3班的优势在于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1 为了更好的抓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总体水平偏低,历史不是主科,不是中考内容,所以学生都不愿意学。

3、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5篇1 教材分析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4、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的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任务。

5、教学目标 初一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6、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四个班的历史课教学工作,为了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关于对教材地位的认识和课时的安排。 本册教材承继了上册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介绍了我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共22课时,另加八节活动课。

培优补差工作总结报告(范文5篇)

1、培优补差的工作总结1 在本学期的“培优补差”工作过程中,我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转差”的内容,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

2、培优补差工作总结1 一学期以来,我在培优补差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使学生能较好的得到发展。

3、培优补差工作总结汇报【篇1】 楼坊坪中心小学蔺彦生本学期,我注重培优补差工作,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培优补差的目标,制定了培优补差措施。一学期以来,我在“培优补差”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补差”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好的得到发展。

4、培优辅差工作总结简洁版(精选篇1) 本学期在培优辅差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工作,但收获不够理想。现对工作反思如下: 原定培优辅差工作思路 因为班级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后进生相对较多,所以本学期培优辅差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对后进生的转化上,优等生做好监督工作。 实际工作操作 对后进生,从日常细节做起。